川汇区地处周口市中心城区主城区,前身为县级周口市,2000年6月周口撤地设市时改设为区,因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于此而得名。辖12个办事处,85个社区、55个行政村,区域面积20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5.8万人,乡村人口10.4万人,城镇化率81.5%。
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对全市贡献率由2023年的43%提升至48.5%。2025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增速7.8%,较好实现了“双过半”。
文化底蕴深厚。川汇区原名永宁集、周家渡口、周家口,已有600余年的城市发展历史。明清时期漕运兴盛,商贸繁荣,与朱仙镇、赊店镇、道口镇并列河南四大名镇。明代大学士熊廷弼诗作《过周家口》,曾赞誉“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故有“小武汉”之称。现今,巍峨壮观的关帝庙、南寨六大渡口,是老周口诚信文化、漕运文化的生动写照;水灌台遗址出土的陶器印证农耕文化的悠久淳朴,是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典型代表。
公共设施完善。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牵引,推进“三区同改”,完善小区设施,畅通片区循环,提升街区服务,建成347个便民生活圈,步行15分钟内可满足教育、医疗、购物、餐饮、养老、休闲等需求服务。辖区有中小学(幼儿园)150所,在校生8.6万人,义务教育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实现“两个100%”,创成省级标准化学校6所、市级标准化学校48所。202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科研基地区。区属一级以上医疗机构35家,其中,一级医院21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二级医院13家,三级医院1家。生活购物、养老服务、婴幼托育、家政便民、社区助餐、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生机勃发。
商贸物流繁荣。五一路商业街、荷花渡商业街等传统商圈迭代更新。万达、万顺达、万果园、昌建、一峰等商业综合体绽放主城核心区。华耀城、荷花商城、中原国际商贸城等综合商贸城联袂发展,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专业市场活跃,电商产业集聚成势。顺丰速递、京东物流分拨中心落地,京东物流供应链(周口)产业基地正加快建设,作为全市首个京东云仓项目,将以智慧化、平台化的城市供应链及物流配送体系,打造5G智能供应链及物流园区。以德高医药物流园、新宜佳医药物流园等为主的医药专业园区发展迅速,集聚华润医药、上海医药、重庆医药、国药集团等龙头药企。川汇区正在成为豫东南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
工业快速发展。作为全市首家省级开发区,周口高新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拥有工业富联、精泰电子、中芯微等为龙头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已覆盖精密零部件、显示模组、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新能源电池等领域。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华为工业互联网、浪潮工业互联网、美团等龙头企业,周口数字产业园获批河南省大数据示范园区、入选省级工业设计产业园区。以绿色建材、生物医药为主的传统产业优势突出,筑工科技获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基地,长城门业等为代表的绿色建材集群获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四方药业是集中试和规模化生产为一体的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骨质胶生产基地。
文旅融合焕新。拥有关帝庙、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两个国家4A级景区。以关帝庙为核心的关帝庙历史街区,突出夜娱、夜游、夜购、夜食、夜演、夜健主题,拓展夜间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助推周口中心城区跻身抖音发布的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TOP100城市。关帝老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三川十馆”春会、夏集、秋赏、冬市系列活动,成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IP品牌。周口野生动物世界是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一期项目,集动物观赏、杂技演艺、机械游乐、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为一体,年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023年成功举办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2023、2024、2025年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杂技大联欢。中国杂技大联欢永久承办权落户川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