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政办〔2013〕37号
周口市川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川汇区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各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川汇区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预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2013年5月10日
川汇区美国白蛾防控应急预案
一、总则
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对象。该虫食性杂,繁殖量大,传播途径多,蔓延快,暴发性强,危害性大,除治难度大。为有效预防、控制美国白蛾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把美国白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护我区的造林绿化成果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川汇区发生的美国白蛾疫情的应急防控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美国白蛾防控领导机构与职能
(1)区政府防控领导机构与职能
在区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成立由农林、财政、水利、交通、公路、城建、工商等部门参加的区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指挥长,区农林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区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区指挥部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确定美国白蛾灾害应急防控方案;研究确定监测预警支持系统、应急保障队伍、保障体系;宣布启动或结束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防控工作;协调、解决应急防控中遇到的资金、物资、交通、气象、保卫、通讯、人员、封锁、救助等问题;审查批准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工作报告或评估报告等。
应急处理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防止美国白蛾在我市暴发成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是: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美国白蛾灾害应急除治、奖励及灾后重建所需经费补助。
区水务局:负责组织河(渠)两旁及单位所属林木的灾害防控。
区农林局:美国白蛾同时危害林木和农作物时,负责组织灾害发生地农作物病虫、杂草除治工作。
区卫生局:负责协调组织在防控美国白蛾灾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救护、伤员救治、疾病预防等任务。
交通、通讯部门:负责优先承运或邮寄应急处置需要调运的防治药剂、器械、油料等物资;对规定必须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一律凭植物检疫证书承运,植物检疫证书随货运寄。公路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通道林木病虫害的防控,通讯部门应为除治工作提供通讯保障。
区工商分局:负责配合林业部门对货物集散地、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等场所进行检疫检查。
区气象局:负责为美国白蛾灾害预测预报和施药除治提供气象服务。
区供销部门:为美国白蛾灾害防控及应急处置所需的防治药剂、器械、油料等的供应提供支持。
区宣传部门:负责美国白蛾发生与防治的宣传报道。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区农林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区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防控技术保障,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络、信息交流;负责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负责o体防控处理方案的实施、指挥、监督,指导疫情的处理;负责制定具体防控处理技术方案,专业技术培训,负责疫情确认;负责提供人、财、物保障;负责疫情的收集、汇总和报送,对外宣传工作。
(2)各办事处防控机构与职能。
在区防控办公室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办事处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村村主任、造林大户为成员,成立美国白蛾防控小组,负责辖区内的监测、检查、防治及宣传等工作。
2.专业队伍建设
(1)组建由区农林局和各办事处、行政村测报站点专兼职测报员组成的美国白蛾疫情调查队伍。由区农林局对专兼职测报员进行培训,并组织测报员开展美国白蛾的日常监测工作。
(2)成立区除虫专业突击队,各办事处、各有关单位成立防治专业分队,配备机动喷雾器和防治药品,一旦发生疫情,能做到及时灭疫,及时除治。区农林局负责专业队伍的培训,对除治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验收。
三、监测预警
1、建立美国白蛾监测制度。区防控办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组织实施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监测预警工作。逐步完善监测体系和监测网络,根据森林资源分布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设备、设施和专兼职技术人员,做到每个乡、办事处要建立4处监测点,每个单位建立1处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配备专职监测统计员2名,每个村要有1-2名监测统计员,定期统计上报监测数据,确保美国白蛾灾害可以及时发现。
(1)定点监测:中心测报点和一般测报点开展常年定点监测,每天调查一次,及时将监测调查结果上报区农林局。
(2)疫情调查:采取专业调查和群众疫情举报相结合。在美国白蛾网幕期,对本辖区范围内的林木、果园、农田等进行全面调查,特别是对交通沿线、庭院及货场、饭店、旅馆、厕所、养殖场等周围易发生美国白蛾的林木做为重点调查对象,于每年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进行三次疫情调查,记载本辖区内美国白蛾疫情发生情况,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做出本辖区内疫情报表,上报区防控办公室,发动群众对疫情进行举报。(举报电话:8594551)
四、信息处理
1.疫情报告制度
各测报网点每天对收集到的美国白蛾疫情信息及时进行整理、鉴别和分析,经鉴定确认为美国白蛾灾害疫情的,应在1个工作日内报告区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并逐级上报市指挥部办公室;灾情紧急的,应立即同时报市指挥部办公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美国白蛾疫情发生情况,要及时向区农林局报告(区农林局举报电话:8594551)。
因瞒报和缓报造成疫情扩散和重大危害的,追究主要责任人责任,追究处理办法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行政记过、降级、降职和调离原工作岗位。
2.疫情确认
(1)区美国白蛾疫情防控办公室首次接到美国白蛾疫情疑似症状报告后,必须立即派出两名以上具备规定资格的森检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诊断,提出初步调查诊断意见,区防控办无法鉴定的,送市林业局确认和鉴定,市林业局无法确认和鉴定的,送省林业厅鉴定。
(2)区美国白蛾疫情防控办公室首次怀疑为美国白蛾疫情的,上报市林业局,同时报送所采集样本,待省林业厅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后,最终确诊或排除。
3.疫情通报
(1)预警级别
蓝色预警(Ⅳ):一般性美国白蛾灾害;
黄色预警(Ⅲ):较大美国白蛾灾害;
橙色预警(Ⅱ):重大美国白蛾灾害;
红色预警(Ⅰ):特大美国白蛾灾害。
(2)预警发布
达到Ⅳ级预警(蓝色预警)级别的美国白蛾灾害,由区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并报请县指挥部,启动县级应急预案。
(3)防控办公室根据美国白蛾疫情的发展变化,及时向有关乡办和有关部门通报最新情况,接到通报的单位要密切关注美国白蛾的发生趋势并加强监测工作。
五、应急响应
1.疫区分类
疫区包括发生区和重点防控区
(1)以发现美国白蛾疫点为中心,半径7公里以内的区域为疫情发生区。
(2)距疫情发生区周边7公里以内的区域为重点防控区。
(3)在疫区内的美国白蛾活动区域设置醒目的标识和界线。
2.应急预案的启动
区防控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研究后向区政府提出启动应急预案建议,经区政府批准后,正式启动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扑灭”。
(1)检疫封锁:当疫情被确认后,区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在疫区周围设置警告标志,并且禁止疫区内所有植物外运,林业检疫人员对各主要路口、停车场进行设点检查。
(2)防控措施:在应急响应启动36小时之内,区、办事处二级防治专业队及专业分队迅速赶赴疫情现场,及时除治。
(3)药剂防治:药剂主要选择除虫脲、灭幼脲3号、美国白蛾病毒、BT、烟参碱、森得保等仿生、生物药剂和植物性杀虫剂。
①飞机喷药防治:适于对片林、林带、虫口密度大的适宜飞机作业的区域。
②地面喷药防治:适于林木资源零星分布、疫情点状发生、虫口密度低、村庄或领空条件差的飞行障碍区等。
在施药防治过程中,严格按农药使用手册规范操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伤害等。
③天敌防治: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以虫口3倍的数量分两次施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实现稳定控制的目标。
④人工物理防治:
挖蛹:在美国白蛾越冬后至春季羽化前进行,组织发动群众挖蛹,降低虫口基数。
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未扩散前(3龄前),组织发动人员用高枝剪剪除网幕,降低虫口密度。
草把诱集:利用美国白蛾各代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点,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离地面1.5米左右处用谷草、稻草、草帘等下紧上松围绑,诱集老熟幼虫集中销毁。
灯光诱杀:利用美国白蛾成虫的趋光性,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应急预案终止
通过采取全面、有效的防控及扑灭措施,在疫区没有发现新的疫情,经省美国白蛾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评估论证,疫情防治效果达到防治标准,报省美国白蛾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备案后,可终止应急。
六、保障措施
1.财力支持
区政府为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
2.物资保障
建立美国白蛾防治物资储备库,区农林局防控办公室编制物资储备明细表,并根据疫情测算物资储备的需求量及其配比。储备库着重储备药剂:除虫脲、灭幼脲、BT、烟参碱、森得保,以及必要的检疫、监测设备和大、中型喷药车和其它防治器械设备。
3.人力资源保障
(1)培训:区防控办-室负责每年对所有监测人员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
(2)应急模拟综合演练:区防控办公室在本预案发布之日起两个月内开展一次疫情应急模拟综合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指挥、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理能力,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
4.通讯保障
在美国白蛾疫情应急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通讯联络及有关网络信息系统的畅通,明确值班制度,确保区防控办公室信息联络畅通。
七、附则
1.本预案实施过程中,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规定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疫情扩散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本预案由区美国白蛾防控办公室负责解释。
3.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川汇区美国白蛾灾害应急防控组织机构图
2、川汇区美国白蛾灾害应急除治流程图
3、川汇区美国白蛾灾害接警记录表
4、川汇区美国白蛾灾害信息报告表
5、关于发布××××的预警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