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政办[2009]60号
周口市川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运粮河川汇区段沿岸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方案的通知
区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运粮河川汇区段沿岸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运粮河川汇区段沿岸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运粮河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周政办〔2009〕100号)精神,切实解决运粮河川汇区段污染问题,改善沿岸生态环境,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运粮河川汇区段沿岸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基本原则,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创建目标 生态文明村建设以行政村为单位,重点是李埠口乡的李埠口、小杨楼、赵堤口、王保初楼、姜庄、孙楼、后杨、段庄和计湾9个行政村,并于2010年底全部建成省级生态文明村。 三、创建要求 (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就是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特色经济,培植新的优势,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就是要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重点,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就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环保、卫生的生态村创建,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着眼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村容整洁,就是以利用洁净能源、环境整治、加强管理和保洁为重点,促进村容整治。管理民主,就是要以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意识为核心,充分尊重村民的自治权,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二)突出重点,抓好生态文明村建设 以治理村内垃圾、秸秆乱堆、污水乱排乱流为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2010年11月30日前,李埠口乡要完成运粮河沿线行政村的生态文明村创建任务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清理整顿工作,并达到省级生态文明村考核验收条件和指标要求(具体条件和指标要求查阅河南省生态文明村创建标准)。 四、创建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建生态文明村是运粮河环境专项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区直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督查,确保成效。李埠口乡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机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制定相应的创建工作制度、领导包村帮扶制度和乡干部驻村制度,扎扎实实抓好创建工作。 (二)明确职责,强力推进。李埠口乡对本辖区创建生态文明村负主要责任,并具体组织实施。区财政局、畜牧局、农林局、环保川汇分局等单位要按照部门职责,积极主动对创建村进行指导,提供技术、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帮助做好规划、建设和对村民引导、教育,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创建生态文明村专项补助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区政府督查室将联合环保川汇分局等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创建工作
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向区政府汇报。
(三)加大投入,激励推动。运粮河专项整治工作是我市今明两年环保工作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区今明两年环保工作的重点,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区政府将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各创建村建设:对于在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生态文明村创建任务的行政村,奖励10000元。 (四)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文明意识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关键。在创建过程中,要坚持以“发展、和谐、互助、进步”为主题,以勤勉、自强、创业为基本精神,立足于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环境,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发展新文化。要重视对村民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卫生意识教育,健全村内的保洁制度,转变村民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促使村民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化转变,使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创建生态文明村中加强公民道德、卫生基础知识和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制作一些永久性道德规范警句标语牌,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村卫生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形成共识,营造“讲社会公德、讲究卫生、维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五、考核验收 2010年11月30日前,环保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生态文明村建设验收组,对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办法、内容、标准和评分方法另行通知。 六、责任追究 2010年12月30日前,完不成生态文明村创建任务的,视为环保目标没有完成,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