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汇区城南办事处联盟新城社区发展纪实(专题)
来源: (川汇区人民政府) 时间: 2015-09-14 08:52:3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联盟新城社区位于区西南部,是城南办事处联合建业和川汇区中医院,采用共驻共建、部门参与的方式,以“便民服务抚民意 文化广场与民乐”为主题全力打造的社区。社区面积为1.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10户,总人口2200人,党员22名。

近年来,川汇区城南办事处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联盟新城社区建设,按照“建社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抓住“一个核心”,贯穿“两条主线”,构建“三个平台”,落实“四项制度”, 在强化服务中优化基层组织,在重心下移中畅通民意诉求,在解决问题中密切党群关系,在创新治理中促进社会和谐,社区特色建设和科学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日益融洽,社区居民“亲如一家”,百姓生活幸福和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一个核心,夯实基层基础

以建好“五好”党支部为目标,围绕党建工作这个核心,不断夯实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良好形象。一是加强社区班子建设。选派办事处工作人员任职社区支部书记,设委员2人,通过配齐配强社区班子,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营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气氛,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同时,积极构建办事处党委书记任一级网格长、社区支部书记为二级网格长、社区工作人员负责三级网格的网络管理体系,精细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党员四带头”活动(带头学习宣传、带头参加文体活动、带头帮贫扶弱、带头献计出力),强化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着力提升党员素质。一年来共开展各类活动70余次,培训党员21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员目标管理、“三会一课”、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说事,让制度管人,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二、贯穿两条主线,强化科学管理

深化便民服务。以硬化、亮化、净化、绿化、文化的“五化”标准打造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不断强化服务大厅、司法调解、妇女儿童之家、爱心交换、道德讲堂、居民议事、志愿者服务站等活动窗口和一站式便民服务站的服务职能,全面推行“代办制、预约制、承诺制、上门制、回访制”等多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充分发挥民生代办员的积极作用。2015年来,活动窗口和服务站共受理居民各类事项1206起,办结1133起。

创新社会管理。一是创建宣传文化思想工作示范点。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激活小区、楼院等创建细胞,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共举办道德讲堂、百姓讲堂活动7次,为积极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积聚正能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二是创建平安社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共居一地,共建平安”为目标,以“六五”普法和“安全防治”为手段,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和“两排查一分析”制度,通过建全组织机构,搭建综治网络平台,强化综治巡逻、治安防范、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设综治巡防办公室一个,配备巡防专用车一辆,巡防队员24小时全天候值班,确保平安创建的有序推进;组织党员干部下访30余次,摸底排查不安定因素27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5起。三是创建文明社区。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居民,优化服务”为原则,以保障社区居民基本权益、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程度为目标,强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推动文明社区创建进程。主题上,紧紧围绕主题——“家”,延伸“家”的含义,让社区居民感到“家”不仅只代表居住的房屋,更意味着是温暖的港湾,让人感到身心的放松、精神的归属。内容上,以老人和儿童作为关注重点,开展“百善孝先”、“尊老爱幼”、“遵德守礼”、“文明人评选”等活动28次,绘制文化墙550米,注重体现家庭亲情、社会关爱、公德文明;方式上,计划组织与自愿参加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日常与节日相结合,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寓教于乐、井然有序。

三、构建三个平台,凸显社区特色

文化广场。利用广场面积近8000平米的优势,通过软硬件结合,构建文化广场平台。硬件上,配套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各类全民健身器械;软件上,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活动。联系上级文艺馆定期进行文化艺术演出30余场,让群众免费享受“文化大餐”;不定期联系辖区民间文艺团体,组织秧歌、广场舞、二胡唢呐队等文化活动41次,以活动积人气,以人气聚民心,努力营造社区“文化、亲切、浓厚”的良好氛围。

便民服务大厅。将社区党建、计划生育、民政优抚、法律服务、劳动保障、民事调解、三资管理、征兵服务等8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全部集中到服务大厅,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推动重心下移,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推进“一站式、代办制、预约制、承诺制、上门制、回访制六制便民服务工作法,微笑服务,亲情服务,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贯通、功能整合、便民高效”的便民服务体系,真正把便民服务大厅建成密切联系群众和为基层办实事的重要窗口、增强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

健康服务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以“社区为根,需求为始,满意为尺”打造“人人重视健康,人人懂得健康,人人享有健康”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一年来,服务中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群众为服务对象,面向社区居民定期义诊11次,举办健康卫生知识讲座19次,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400人次,使社区居民便捷、近距离地享受到了健康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落实四项制度,推进作风建设

以“一征三议两公开”为抓手,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解决居民民主权利问题。首先采取每月定期的党员群众座谈日形式,将社区下步打算向社区居民进行通报,决策前征求意见,决策中参与过程,决策意愿得到充分体现。其次,完善并全面落实两委议事规则、党务居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确保“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具体操作中有制可循,无缝衔接。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完善基层矛盾调解化解机制,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整合司法、民政、信访、社会法庭、综合治理等资源和力量,完善社区矛盾调解化解组织,搭建工作平台,形成工作机制,解决“有人管的问题;运用“一会四联”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包案,带案下访,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健全社区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加强矛盾排查,注重源头治理,消弭防患于未然,解决“早点管”的问题。

以打通“最后一公里”为核心,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解决为民服务便利化问题。一是建立完善便民服务承诺制度。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4项,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找人容易、办事方便。二是建立完善便民服务经费保障制度。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切实抓好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基层保障向上提升,便民服务向下扎根。三是建立完善服务效果群众评价制度。坚持全民参与“评判”、全面公开“亮分”、全力改进“短板”,以此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强化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

以促进党员干部廉政勤政为重点,完善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解决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一是完善党内生活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持续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督促党员干部对百姓不敢轻慢,对工作不敢敷衍,对权力不敢私用,对规则不敢冒犯。二是完善党员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员“六制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是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严格廉政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突出对惠民政策、“三重一大”事项、“三资管理”、居务政务公开等问题的监督检查,确保权力运行阳光透明。

责任编辑:(川汇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