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汇区都市生态农业美了环境富了民
来源: (川汇区人民政府) 时间: 2016-06-08 10:37:3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芒种时节的农村正是农民忙碌的时候,可家住川汇区城北办事处邵寨村的邵文奇却显得有些清闲。他吃过早饭,不慌不忙地来到与村子不远的颍川生态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颍川生态园是许昌客商在川汇区开发的以苗木花卉生产为主的豫东最大、品种最全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生态园占地500多亩,其中邵寨村的地大概有200多亩,如今已开发有3年时间了。

  开始的时候,邵文奇和爱人担心,土地没有了,今后的日子怎么办?现在看来,当初的担忧纯属多余。邵文奇说,自己与生态园签订了合同,每年不用任何投入就可拿到相当于国家保护价1200斤小麦的收入。生态园离家较近,活儿也不少,每天干活儿可挣100元工资,还是当天就发。更主要的是,生态园像花园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心情好。很多妇女、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都来这里干活儿。

  生态园内有北海道黄杨、紫叶李、红花木槿、红宝石海棠、国槐、皂角、樱花、四季月季等120多种树木。据生态园负责人郑春生介绍,与当前的苗圃基地相配套,生态园正在硬化道路,建设儿童乐园、农家乐,同时还筹备啤酒节,积极申报国家2A级旅游景区。园区功能完善后,可吸引更多附近村民前来就业。就目前而言,生态园今年仅工人工资一项,就已支出60多万元。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新型生态、观光、休闲都市生态农业转型,是川汇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目前,该区在太清路以北已经建成了地葡园、颍川生态园、兴家生态林业、熙地苗木、生态游乐园、五彩森林亲子农庄、玫瑰园等10多个生态园,占地面积5000多亩。据介绍,这些生态园每天至少有300人就业,忙时可达1000余人,正在由原来单纯的苗木花卉生产向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服务转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自然也就多了。

  据川汇区农林局局长崔禄仁介绍,生态园只是川汇区打造都市生态农业的一部分,下一步在原有生态园的基础上,还将积极打造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农业高科技主题公园、“美丽乡村”的都市农村、现代农业园区、滨河带状公园等。届时,这些全部建成后,川汇区将真正成为中心城区的“后花园”、周边农民的“就业场”。

  川汇区今年被列为贫困村的3个村中,邵寨、朱楼都与生态园相邻。从目前情况来看,每年每亩至少1200元的土地租金和生态园潜在的用工能力,让这两个村很快脱贫没有任何问题。另一个党庄村距此也不远,搭上这两个村脱贫的顺风车应该也没有问题。

  川汇区把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纳入“十三五”规划,与推进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起来,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土地流转平台,加快科技推广普及,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确保都市生态园区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林水长廊观光带、生态公园观光大道、农业生态园等“一带一路一园”战略加快推进,与上海中哲投资公司合作,集光伏发电、绿色种植、物流配送、储藏保鲜为一体的农光产业示范园正在规划建设,与翰高投资集团合作的周口中原粮仓民众文化创意园已正式签订协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从质量、效率、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彻底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变工人、分散变集中、低效变高效、农田变农场的“四个转变”目标,形成“企业得效益、农民得实惠、环境得生态、社会得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 (李守伟 陈英)

责任编辑:(川汇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