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方式,实施“金拐杖”结对帮扶工程,由政府买单,对高龄、独居的“空巢老人”实施帮扶,统筹解决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两大难题,唤醒社会道德精神,共建和谐川汇。目前,全区已提供“金拐杖”公益岗位87个,有87位空巢老人享受到这一惠民品牌工程,受到空巢老人和下岗再就业人员一致称赞。大河报、周口日报分别就该区“金拐杖”工程情况进行专版报道,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中国广播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也相继进行专题报道,河南卫视《聚焦中原》栏目组进行专访并播发专期节目。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思路,解决“如何养”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该区65岁及以上人口达3.3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7%,且每年递增约3.4%,按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即为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衡量,老龄化社会正逐步逼近。同时,普查数据显示,该区外出人口远大于外来人口,属于流出型,且流出的比重不断扩大。该区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年轻劳动人口的流动,造成空巢老人增多。许多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承受力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妥善解决养老问题,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老人们比较容易接受,但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单靠家庭已经不能很好解决养老问题。社会上养老机构成本高、不够健全,远不能满足养老要求,老人对机构养老认同度低,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集中到养老机构中去。该区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深入分析各种养老方式后,大胆进行了养老模式转型,即以居家为主、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老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新模式。老人虽然还住家中,但享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自己照顾自己或家庭成员照顾的居家养老,而是由社区为老人提供廉价、优质、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模式符合养老事业发展趋势,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优点,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了老年人“恋家”情结,又节省了养老资金投入,是解决当前养老突出问题的有益探索。
二、统筹两难,巧定“谁来养”
一方面,该区空巢老人中,多患病或身有残疾,且收入微薄,不少是仅靠低保金生活,无力承担自己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中,多是“4050”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缺少资金和门路,难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孤立起来看养老与就业问题,两大问题都很突出,单方解决难度都很大。该区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统筹兼顾,两难相碰,找出工作结合点,大胆探索符合实际的社会管理办法,即开发公益岗位,由政府买单,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养老服务,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发展社区服务业,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这种办法为需要照料的空巢老人和需要工作的下岗“4050”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养老一方解决了人力缺乏的问题,就业一方解决了岗位缺少的问题,两相结合,事半功倍,是一举两得之策。基于这种社会管理思路和办法,2009年起,该区着手实施“金拐杖”工程,以陈州办事处为试点,摸排空巢老人和下岗职工情况,结成5个帮扶对子。2010年,增设4个“金拐杖”工程试点,增加了38个帮扶对子。今年,该区在城区各办事处全面推广这种养老办法,并列入10件惠民实事之一,新增49个帮扶对子,收到良好效果。市麻纺厂下岗职工贾春玲经与文明社区90岁空巢老人任洪莲结成帮扶对子后,每天到老人住所,为她做饭、打扫卫生,陪着说话、逛街,如同亲人一般,贾春玲也得到一笔难得的收入。陈州社区65岁回族老人方振中自幼眼盲,靠低保金生活,与回族51岁皮毛厂下岗职工兰福结成帮扶对子后,老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三、科学管理,做到“用心养”
一是排查摸底。认真排查辖区内生活不能自理孤老病人和零就业家庭下岗职工,对七一、陈州等6个办事处申报的孤老病人基本情况进行核查,取消不合标准人员资格。二是结成对子。经办事处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录用下岗失业人员,签订《公益性岗位聘用协议书》,经过培训,与被帮扶对象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三是建立制度。制定帮扶人员管理办法,实行服务卡制度和帮扶例会制度。统一制作、发放、收回服务卡,服务卡上有帮扶内容和时间、被帮扶人员满意度和签字等项目。每周召开1次帮扶会议,总结上周情况,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布置当周工作。四是全面服务。帮扶人员为被帮扶对象提供生活服务、精神服务、健康服务、应急服务等4种服务,每天帮扶时间为2-4小时。生活服务是帮老人买菜、做饭、做家务等,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精神服务是陪老人聊天、散步、参加文体活动,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健康服务是为老人购药、医院接送等,照顾患病老人。应急服务是采取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为老人提供应急救助服务。五是保证质量。各社区每周到被帮扶人员家中,察看帮扶情况,并及时向办事处汇报。各乡办对帮扶人员日常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每月到被帮扶人员家中了解帮扶情况,及时掌握帮扶信息。抽调专门人员,对帮扶人员、帮扶情况给予督查,每周五将督查情况报社区办,旷工人员每次扣工资10元,一月累计超过5次者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予以解聘,强化帮扶责任和效果。
(政府办信息科 区社区办)